泡泡瑪特品牌作為盲盒界的知名品牌,是通過什么品牌的營銷邏輯獲得成功的呢?下面跟隨非常差異品牌策劃公司一起來看泡泡瑪特品牌營銷策劃分析,解析品牌背后的商業密碼。
一、潮玩盲盒市場分析
盲盒市場規模從2019-2023年呈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在2021年的盲盒市場規模已達到97億元,且預計國內盲盒潮流玩具市場規模2023年有望增長至219億元。
目前盲盒市場的品牌集中度較高,據數據顯示,2021年盲盒TOP5品牌集中度為69.0%,一定程度上說明,隨著盲盒市場的火熱發展趨勢,盲盒逐漸向細分化發展,品牌的數量有所增長,但是新進入者還無法撼動行業龍頭地位,CR5還是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市場的集中度沒有下降。
盲盒的頭部品牌主要為泡泡瑪特、52toys、若態若來品牌,從占比份額來看,泡泡瑪特無愧潮玩行業領軍企業,是目前結構體系較完善的一家,已經在2020年底成為上市公司。
二、泡泡瑪特的品牌背景介紹
POP MART(泡泡瑪特),成立于2010年11月,在北京開設第1家門店經營潮流百貨。是一家集潮流商品零售、藝術家經紀的IP潮流文化娛樂品牌。秉持“創造潮流,傳遞美好”的品牌理念,泡泡瑪特品牌圍繞各大IP的孵化與運營,來實現各種潮玩的零售。創始人王寧自大學時期開始創業,并成立泡泡瑪特品牌,致力于潮流文化的產業發展。
三、泡泡瑪特的品牌定位
泡泡瑪特將自己定位在我國潮流玩具文化的開創者,利用價值定位的方式,挖掘培養了很多的時尚設計師,通過打造品牌專屬原創IP,打造自有爆款ip,每個ip都有自己的ip故事,用故事和情感來打動消費者。不止是泡泡瑪特這一品牌通過樹立情感價值來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鏈接,許多品牌都是如此。非常差異在過去服務的案例中,為中藝大觀紅木家具做策劃時,讓紅木文化成為君子文化的載體,通過紅木來傳遞代表紅木蘊含的君子文化,通過文化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鏈接的同時表達出品牌的調性和理念。
泡泡瑪特還將自己的目標消費群體聚焦在15-30歲的年輕消費者,悅己消費成為購買潮玩時的主要動機,他們對玩具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玩這單一功能,更加重視玩具的設計、外觀和文化內涵。他們的消費體驗價值提升,逐步形成成癮機制,時代藝術供需結構在發生變化,正催化著市場需求。
在消費者眼中,潮玩不是無用之物,而是承載情緒價值的,是玩具也是玩伴,抓住消費者的情感購買需求,通過不斷上新原創ip:DIMOO、Labubu、SkullPanda、PINO JELLY等多個人物,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鏈接和品牌粘性,以不斷復購產品。
產品以盲盒為主要形式,抓住z世代人群的對未知盲盒的好奇心理,年輕人們對搖盲盒這種“未知的玩法”永遠都會不斷產生興趣。盲盒讓消費者在購買同一系列的時候,如沒有抽到自己喜歡的那款,會產生二次購買的行為,直到抽到自己想要的那款為止。還滿足了一部分人的收集欲望,同一系列的全部款都要集齊。
四、泡泡瑪特營銷策略
泡泡瑪特的購買人群在購買盲盒后,拆盒后,會自發的在社交平臺分享,還有許多在小紅書上分享抽盒的重量和手感,在小紅書平臺上,引發了大量的話題和熱點,進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除此之外泡泡瑪特合作品牌跨越多個行業,涵蓋衣、食、住、行、美妝、科技等領域,泡泡瑪特通過各大知名ip達成聯名合作款盲盒,如:庫洛米、迪士尼、HelloKitty、蠟筆小新。通過跨界合作推出優質的聯名活動,瑞幸、優衣庫、vans等多品牌聯合,定期開展大型玩具會展擴大品牌的影響力。例如GXG、哈根達斯、禮橙專車、絲芙蘭、聯想等。不斷提升自身IP的調性與知名度實現跨界雙方的互利共贏。
在品牌營銷策略上,還利用饑餓營銷的銷售模式來營造稀缺感,提升產品溢價,通過固定款+隱藏款的模式,以獵奇為原始驅動力的心理需求,打造產品的稀缺性和神秘感,激發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并持續刺激消費者的購買興趣,達成持續下單的品牌營銷效果。
泡泡瑪特可以通過線下門店、機器人商店、天貓旗艦店等全渠道銷售,具有廣泛的銷售渠道和分銷網絡,旗下擁有一些知名的電商平臺和線下門店,如POPLIFE等,多場景覆蓋,在國內外市場都能夠快速傳播并促進銷售,同時過程體驗重于消費結果。
泡泡瑪特作為國內首創的獨立潮玩品牌,通過開創獨特的品類創新和營銷模式,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鏈接,成為具有品牌效應和品牌影響力的潮玩盲盒行業頭部品牌。以上是非常差異對泡泡瑪特品牌營銷策劃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相關需求,也歡迎咨詢非常差異。